0879-7517940 工作日:9:00-18:00
周   六:9:00-18:00
澜沧江之行
来源:本站  编辑:prfh  时间:2016/09/11 13:03:56  阅读:5248
  

澜沧江之行

 

金秋时节,我参加了普洱市政协组织的一次文史考察活动。从普洱市区出发南行,车子奔驰在思澜公路上,车窗外不断闪现松林、阔叶林、胶园、茶园、咖啡、河流、村镇……,感觉十分惬意。当车子行驶到新澜沧江大桥时,往常汹涌奔腾的澜沧江已经变得清柔和平静,看不到翻滚着漩涡的流速。经询问才得知,景洪电站蓄水发电后,从电站起上朔80公里江段已是风平浪静,回水已经到了糯扎渡电站的泄洪坝前。看着世事变迁的澜沧江,目光随江远眺,没有了急流险滩和乱石丛立平静的江面,却是泛舟行船的最佳选择。特别是沿江两岸连绵不断的竹林、胶林、藤蔓、热带雨林同澜沧江水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情画卷,这是旅游赏景的绝佳之地。

我们继续前行,车子驶过飞虹般气势的新澜沧江大桥,一座葫芦造型的迎宾门扑面而来,我知道,这是进入澜沧县地域了,这个全国仅有的拉祜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的历史遗迹;光荣的革命斗争史迹,独特淳朴的民族文化风情……,许多丰富多彩的的猜想,正是我们此行考察的目的。

我们的车子顺着思澜公路沿江逆流而上,在距新设立的澜沧县糯扎渡镇不远的地方,镇党委书记带领的两辆车等在那里,带着我们的车子走上了右边山上的乡村道路,目的地是雅口村公所,原解放初期设立澜沧区行政专员公署所属的宁江县旧址。

上山的乡村道路很艰难,盘山险道上沙土横飞,后车经常是在灰幕中看不清前物,有的时候,在纵横交错的路网中,我们的车队不得不停下来审视一下路线,打听前行路的方向是不是正确。终于,前方大山的山坡上出现了一个村落,远远看到一栋白墙青瓦的房屋十分独特显眼。我在想,我们的目的地是不是快要到了。果然,带路的车辆在那里停了下来,我下车一看,吃了一惊,这里真是不同凡响的地方。一座沿台阶而上一楼一底白墙青瓦的房屋就在眼前,门前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,现在这里是澜沧县糯扎渡镇雅口村村公所所在地,原澜沧区行政专员公署宁江(溯涛)县旧址。门前左右两块大理石的牌匾上这样记录着:宁江县临时人民政府旧址,该房原为高家堡大院,山顶四合院砖木结构,座东朝西,一楼一底,楼上有栏杆……”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,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布,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立。进到房里,上着红色油漆的房柱,横梁布满整个房间,这是一座典型的走马转角楼,历经近百年的历史沧桑仍然风采依旧,是目前这个村公所地带最高大最显贵的建筑物。

可不要小看,这里记录了一段光辉的西南边疆革命斗争、新生的红色政权建政不同寻常的历史。1949119日,由李晓村、尹溯涛同志率领的反蒋武装部队经过浴血奋战,解放了伪乡长高家保独霸一方的雅口。同年44日,新成立的澜沧区行政专员公署废除民国时期的乡保甲制,建立县、区、村、组制,当时的澜沧区下辖5县即澜沧县、上允县、东朗县、孟连县、宁江县(曾名溯涛县,为纪念在解放宁江县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尹溯涛同志而得名),宁江县首任县长为王质如。194912月,建立了7个月的澜沧区行政专员公署奉命撤销,恢复原来的斑沧县、宁江县建制。1953年奉命撤销宁江县,宁江县辖区的勐住、勐阿二区划归勐海县,雅口区、营盘区划归澜沧县,存在了四个年头的宁江县撤销了,但它作为一段特殊的历史,永远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的史册中。

今天来到这里,我仍然能够深切感受到昔日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丰功伟绩,正是:崇山峻岭路漫漫,西风烈红旗飘飘,不怕艰难路途险,斑斑碧血换澜桑。在回程路上,我恋恋不舍地回头望去,那座建在半山腰上的白墙青瓦的高家堡,仍然十分显眼,特别在阳光下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,在万山丛中十分耀眼、十分醒目。

我们的车子回到了澜沧江大桥,沿着顺江而下的一条弹石路面公路,我们车行几十公里后,来到了元代整控渡摩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。

元代整控渡摩崖石刻在澜沧县境内早有耳闻,今天来到这里也是了却一份心愿。我们在勐矿村公所支书的带领下,来到勐矿村下寨旁通往江边约150米的道路旁,这时我们看到,路边有两块天生独立的石灰岩巨石,相互间隔并列在一起,一块高约2米,周长近8米 的巨石周围已被万年青树四周包裹着,形成了天然的一个树包石;另一块高约3米,周长近15米更大的巨石,在靠山面岩石的中间有一块高1.4米,宽0.5米的地方有依稀可见直行三行石刻文字,字体为楷书手写体,能辨认的字有32个,即正文的中道总官兵万户达石八……都不花领军二万剿八百……”等字,还有落款大元壬午十二月初八日书等字。据考证,石刻文字内容记述元世祖忽必烈称大元皇帝后,曾命部将都不花领兵南征800媳妇国。元朝大将南征渡过整控江渡口后留下了题刻,石刻距今已700多年。历史上对从景谷至思茅区小橄榄坝这一段澜沧江称为整控江,故称摩崖为整控渡摩崖。摩崖石刻文字的发现,为研究元代历史和西南边疆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,19854月和198712月,先后被列为澜沧县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对于难得一到的古遗迹现场,我们考察活动的一行人都十分兴奋,大家在不停地寻找新的目标,力图有什么新的发现。抬头隔江相望,思茅港就在对面,江中不时有汽船驶过,翻起的浪花划破了平静的江面,留下了长长的水波纹。

勐矿村公所所在地勐矿村上下寨是一个较大的村落,上寨主要的聚居人口是彝族和拉祜族,下寨主要的聚居人口是傣族。这里有着广阔的土地资源和热区条件,村民们每家每户都种植橡胶,胶林中还套种着冬瓜,这里的冬瓜个大体圆,口感很好,年产3000吨左右,冬瓜远销全国各地,是村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。

在紧邻村公所的旁边,我看到了一栋外墙有彩画装饰十分漂亮的房屋,听到里面传出了孩子们的欢笑声,我不禁好奇地走了过去看。不看不要紧,这一看却看到了新鲜事,这是勐矿上寨农户自办的村级私立幼儿园,鲁姓的两姐妹一个幼师毕业、一个音师毕业后回到家乡,创办了糯扎渡镇勐矿村幼苗幼儿园。每天入托30多个本村小孩,目前幼儿园办得红红火火。我到了孩子们的中间,农村的孩子都穿戴整齐,同城里的孩子一样,他(她)们都天真、快乐、纯朴,依我认知的范围,这恐怕是澜沧县乃至全市的农村幼儿园首例。此情此景,使我看到了在党的惠民政策照耀下,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深化,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初见成效。我真诚的祝愿这所农村幼儿园越办越好,越办越红火。

澜沧,一个因澜沧江而得名的县份,一个来自葫芦里的民族居住之地,一个以拉祜文化享誉全国的地方,金秋十月,却得以亲密接触,这真是一次难忘的、有意义的、有收获的澜沧江之行。

(作者:普洱市政协  胡建国 )

版权所有:拉祜族研究会
单位地址: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佛房新区行政区     联系电话: 0879-7517940     备案: 滇ICP备15000899号

滇公网安备 53011202000361号